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药淮山药主治什么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药淮山药主治什么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山药是药吗?跟什么搭配更能发挥作用?
山药,山药,听这名字就知是药。山药又叫白山药,薯蓣。果实叫零余子,性温、味甘,功能主治与山药略同。零余子秋季采摘,用时打碎。
刨采山药要在霜降后叶枯黄时刨采,切除芽头,去淨泥土,刮去外皮,用硫黄熏二十四小时,烘干或晒干。山药性平味甘,能健脾。
山药除了药用,还可用作缮食,作菜餚。
应邀作答。山药又叫淮山,肯定是常用中药,没有任何异议。自古以来均属补益类补气药,又为药食两用品种。
山药为薯蓣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薯蓣的块根。主产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山东等地。以干燥块根入药。性味甘,平。归肺、脾、肾经。功能:补脾养胃,益肺固肾,养阴生津。临床常用于以下疾病:
山药原块根图
1、脾胃气虚常与人参、茯苓、白术、甘草、扁豆、砂仁、黄芪等同用。
2、带下病常与白术、苍术、前仁、苡仁、鸡冠花、芡实、黄柏、牡蛎等同用。
3、久咳劳嗽常与熟地、茯苓、五味子、玄参、贝母、白及、黄精、百合等同用。
4、肾虚常与山茱萸、熟地、巴戟天、枸杞子、茯苓、淮牛膝等同用。阴虚加丹皮、石斛等;阳虚加附片、肉桂等。
5、遗尿、尿频常与山茱萸、益智仁、补骨脂、天台乌等同用。
6、遗精滑遗常与芡实、龙骨、牡蛎、党参、五味子、金樱子等同用。
7、消渴常与黄芪、知母、花粉、葛根、生地、石斛、麦冬、五味子等同用。
山药对脾胃有什么好处?
山药能调理脾胃吗
山药可以调理脾胃
在山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酶、多酚氧化酶,对胃肠道有养护和促进食物消化的作用,适用于消化不良、慢性腹泻的患者。
山药是调理脾胃的食材之一,有补益脾气、生津益胃的功效,适用于胃溃疡、胃炎、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患者属于脾胃虚弱者。
山药可以通过炒、蒸等吃法。炒加热时间短,营养成分保留多。直接蒸做法简单,口感软烂,适于胃病患者。煲山药粥适合消化不良的患者。
在日常生活中,调理脾胃要清淡饮食,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,刺激性食物对脾胃伤害大,同时还需规律进食,三餐不规律也容易造成脾胃的损伤,对凉性的食物尽量不要吃,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。
山药可以调理脾胃,建议患者及时就医,遵循医嘱用药。
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
点这里,查看医生回答详情
山药原名薯蓣,首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处方名一般叫做淮山药、怀山药或山药,该药为治虚痨之要药,具有健脾胃,补肺肾的作用。平时我们常见的山药有两种,入药的通常叫铁棍山药,其质面,比较细,食用时多用来煮粥或蒸熟吃。另外一种质脆,比较粗,常用来炒菜吃。
山药性味甘平,其煎汁粘稠,不寒不燥。其对于脾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1:具有补脾胃之气的作用,凡脾虚泄泻,食少倦怠,腹胀等证都能治疗,益气健脾止泻常与人参配伍,如参苓白术散中用山药以补脾固肠。2:具有养脾胃之阴的作用,同时还能补肺肾之阴而生津止渴,故常用于肺脾肾阴虚证。用治消渴,有益阴的作用,效果也很好,如张锡纯之玉液汤。
山药药性平和,所以使用时用量宜大,如玉液汤中每剂一般达到30克,必要时可以达到60克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中药淮山药主治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药淮山药主治什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